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学语言?

  • 2019-08-19 16:21
  • 点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自闭症患者“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人们无从解释,只好把他们称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据统计,我国21世纪初有1300万孤独症患儿,全球自闭症患者已经达到6700万。自闭症患者大都在语言发育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不谙世事、思维单纯直接,发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愈。
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特征之一,对于学习语言困难的孤独症儿童来说,需要比普通儿童有更多的闻、听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训练中、在游戏活动中及其他能利用的时间段中不断地给他们讲身边的事物、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正在进行的活动,通过反复讲、反复说,使他们辨别和记住不同声音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而在星爸星妈的普遍意识里,“语言训练”容易被理解为让孩子坐在对面,教他说“a、o、e,或者“苹果’’、“书包’’及“我要吃苹果”。实际上,只有对于语言基础很弱,还不能做有意识发音,或只有少量发音的孤独症儿童,才做这种一对一、面对面的训练。即使是训练这类孤独症儿童,也要大量地利用多种活动及日常生活的场景。
一般来说,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很低,接受语言的能力也很差,不能主动接受信息。有些自闭症儿童的视听正常,但没有语言,甚至连发音都不会,这就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语言训练。
那么,如何在生活化和自然环境中针对无语言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训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方法和原则?
增加和创造交流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以为孩子不会说话就不再对他说话,恰恰相反,要更多地寻找与他说话的机会。例如:在带孩子去洗手时不要拉着他就去,可以先问他:“手脏了怎么办?”“——洗手”。洗完之后再问:“刚才干什么了?”“——洗手了。”
对于完全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可以在开始的阶段用简明的话将答案说出来(不提问题),即在每一个动作环节上伴随语言描述,如:“洗手去”、“打开”、“搓一搓”、“冲一冲”、“擦手”、“毛巾”、“挂起来”、“回去”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出许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尽管在初始阶段,往往是家长在“自问自答”,但这正是让孩子认识语言作用的开始。
给孩子多讲、多说。抓住机会、随时随地给孩子说话。例如:对着孩子感兴趣的人物或事物说话;对着现实的情境,对着成人及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说话;给儿童讲小画册、卡片上的内容;给儿童说儿歌、歌谣,使其对语言感兴趣并记住部分内容。
代说。即将小孩要表达的内容代替他说出来。
语言障碍的孤独症儿童通常是用手势或哭闹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做父母的要根据孩子的需要代孩子把话说出来,例如:你的孩子口渴时要喝水,拉你去拿水杯,而不是用语言表达出来,那这时你就得代孩子说出“喝水”或“我要喝水”“妈妈,我要喝水”等。当别人问小孩:“你叫什么名字”时,如果他没有反应,那你应在3---5秒钟之后,代你孩子说出:“我叫XX”,然后要求孩子重复一次,再对他进行表扬等等。代说在训练孤独症孩子的这一块用得比较多,只要家长运用得当,你的孩子就会在某一天能主动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诱说。即诱导儿童表达自己的需求,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可以选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诱导儿童说话,给儿童提供表达的机会。如:在教小明说:“我要饼干”这个句子时,我拿出他爱吃的饼干来做强化物,出示实物饼干,就问:“谁要饼干?”而小明只懂得伸手过来抢我的饼干未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我做个“我要”的手势。小明就顺着我说“我要”,我给一小块饼干并表扬了他,接着再问:“谁要饼干”。小明说“我要”。表扬小明真棒,我大声说一句“我要饼干”。再问:“谁要饼干”?小明说“我要”。几次练习后,小明会说“我要饼干”这个短句了。只要孩子喜欢的、想要的、有需求的,都先要诱导他们表达出来。
 
在生活化和自然环境中训练孩子语言时,需要注意的是: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应把日常生活的场景作为主要的教学环境,做到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反复练习,生活中学,生活中用,只是一些基础技能要在课堂上教授;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选择每一个特殊的语言目标时,都应是为了适应孩子某种特别的交往需要。

上一篇:怎样激发自闭症孩子的主动性语言?

下一篇:无语言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方法